建議使用電腦或平板瀏覽器開啟以獲得最佳體驗
我是快速電梯
<aside> 📌 角色基本資料:
依照劇情設定,郭曉其的生日為1964年1月3日,劇情背景時代則為1997年,當時郭曉其(33)已擔任檢察官大約5年。*1
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並沒有透露王赦的年齡或生日設定,但依照《扶助律師遴選及派案辦法》第2條,律師必須具2年以上執行業務經驗才得向基金會申請擔任法扶律師,王赦如應屆畢業即通過國家考試,劇中年齡至少也是30歲上下。*2
</aside>
補充說明:
*1 郭曉其的生日設定出現於《模仿犯》第10集,00:20左右,年齡欄位紀錄為28歲。
*2 《人選之人-造浪者》(2023)的時空背景、新聞組織與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完全一致,可以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。
就算真的該死的人吧,他也應該跟我們有一樣的人權,這是人人生而平等,均等的權利,保護這些人的權利是我的工作,是我想做的工作,是我喜歡的工作。
年輕熱血的法扶律師。
充滿溫暖與同理心,愛家,但容易過度投入工作而忘記周遭的人事物。有不輕易退讓、固執的一面,認定想要走的路線、想要堅持的事情後會非常頑固。
本質是個樂觀甚至有點樂天的人,遇到阻礙時會以自嘲度過。當王赦走出法庭被激動的民眾潑糞,網路留言紛紛嘲笑他「含屎噴赦」時,還能笑著稱讚網友很有才華;唯一不能承受是親近家人不諒解他的工作及抱負,會因強烈的自責和拉扯導致心態急速崩塌。
應對外界非常不圓滑,自知白目又刻意白目。只要不是面對案件當事人或者弱勢族群,發現無法溝通或問題太愚蠢時會以譏諷、帶刺的語氣詰問對方。
身為有理想的法律人,王赦在為犯下重大刑案的李曉明辯護時,內心時常面對「正義」與「司法程序」劇烈衝突。他深切明白受害者家屬的破碎需要彌補,也知道李曉明的過錯依照現行法條該以死刑定讞,但他不能接受社會及媒體以粗糙、片面、妖魔化的角度探討身心患犯案者及相關案件,乃至於政府以「死刑」作為博取版面、騙票的手段,也因此,無論遭受怎樣的抨擊及誤解,王赦始終堅持探視李曉明、李家人,試圖釐清李曉明的犯案動機,以撫平包含受害者家屬在內,所有無辜受傷的心。
無論是我還是這個世界,黑暗都不會消失,我們所能做的是用更多的溫暖跟光去平衡。
心中有傷的檢察官。
不苟言笑又一板一眼的執法者,嚴以待人更嚴以律己,同行及警界皆在背後稱呼他「龜毛其」。
不看情面、不作交際是郭曉其最為人詬病的缺點。自從成為檢察官,他的人生彷彿只剩下案件和破案,以及他所追求的「正義」,其他如辦公室聚會、業務往來、人情交陪,事涉表面功夫的工作,郭曉其全部嗤之以鼻,參與掃黃等「維護治安」媒體曝光行程時甚至直接不甩分組同事;也因為郭曉其嫉惡如仇,幾近偏執,只要在他面前犯有違反、踐踏法律道德的行為,就算是前輩學長,依然會鐵面無情地繩之以法。
儘管如此,合作過的警官仍常以「最認真」或「最聰明」形容郭曉其,並且相當信任他的判斷力。
事實上,「善惡對錯」在郭曉其內心是一把刻度極深但傷痕累累的尺,會成為執法者也是為了彌補過往所犯下的錯。如果無法順利破案,或是偵辦過程有瑕疵,郭曉其會比任何人加倍苛刻責怪自己,認為是自己不夠努力。
心防不高只是不愛應付,只要以誠待之就能發現郭曉其富有感情、念舊,以及生活散漫的一面。是個相當珍惜友誼和緣分的人,能為了保護在意的人不擇手段,諸如對嫌犯下重手,或是採取激烈手段引嫌犯現身。
<aside> 📌 關於這些「點」的由來:
根據一些幕後花絮及訪談,慷仁相當熱愛主動研究角色、協助劇組塑造角色形象,或是拍攝現場即興發揮。
郭曉其挑食、「不吃巧克力米」,很可能是慷仁反覆演繹後增加的設定。*1
王赦有段精彩又讓人心碎的「酒後自白」,是慷仁上戲前先灌醉自己的全力演出。*2
</aside>
補充說明:
*1 「就是吳慷仁真的很愛表演」(複誦)
https://youtu.be/BGHYHaFfgRo?t=62
*2 「他其實可以演得非常醉」
https://youtu.be/LBN7ePIrHko?t=196
不就是要承認自肥嗎?難不倒我。
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
《華燈初上》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5YS6Fo_bZ0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6kDgMleG9M
《模仿犯》
《憤怒的菩薩》
《一把青》